爬模由下架、上架、附墙挂座、导轨、液压油缸系统、模板、护栏等组成。
爬模的原理是,根据墙体情况,布置机位,每个机位处设置液压顶升系统,架体通过附墙挂座与预埋在墙上的爬锥连接固定,爬升时先提升导轨,然后架体连同模板沿导轨爬升。
在目前实际施工项目的应用中,爬架应用较为广泛,“一次组装一直使用到施工完毕”,因此,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,此外,爬架还具有这三大特点:
当面板选用18~20mm厚的复合木(竹)胶合板时,选用100×60×2.5(3.0)和100×40×2.5(3.0)的方钢管。这两种统称为120系列(一种为126,一种为118或120)的无背楞大模板,自重为70~90kg/m2,能抵抗70~80kN/m2的侧压力,不仅能满足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要求,在进行模板配置时可使穿墙螺栓的数量减少、长度缩短;在进行爬架机位配置时由于模板自重轻可以加大机位之间的距离,从而可使爬架机位数量减少。
模板注意事项
1、 控制好两块面板之间的缝隙(拼装模板时面板拼接处需打硅胶在面板侧面,同时挤紧安装在木梁上)。
2、 拼装模板时注意,背楞为双14号槽钢,其中椭圆型孔为偏孔,孔中心线距离内侧翼缘(靠木梁)为80mm,距离外侧60mm。
3、同一根木梁的连接爪与槽钢背楞上下相互错开安装,带吊钩的木梁两侧均需安装连接爪,并应考虑拉杆位置需尽量避开连接爪。如有位置冲突,需对连接爪的位置做现场调整。
3、 拼装好的模板一定要用Φ32的钢筋或者角钢>2道纵向焊接,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增强牢固性,方便后面模板的吊装,纵向钢筋或者型钢必须同时连通4道背楞。起吊模板时,起吊连接成整体的背楞(同时利用安全绳把木梁吊勾和连接成整体的背楞打上保险扣)。若是起吊木梁吊钩,则务必保证,木梁吊钩和连接成整体的背楞之间形成焊接(可利用钢筋或者型钢焊接连接)。